编者按: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18年悄然离去。这一年,社会、民众所关心的热点民生问题得到了怎样的回应?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到了哪些提升?过去一年发生的哪些事、出台的哪些政策得到百姓的点赞?一组组扎实数字、一项项具体措施,将向我们徐徐展开2018年重点民生大事的温暖画卷。
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总攻号角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连华
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新的部署。2013~2017年,全省共实现577.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551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国定贫困县兰考县、滑县、新县、沈丘县、新蔡县和省定贫困县舞阳县脱贫摘帽;全省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年底的9.28%降低到2017年年底的2.57%;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6年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2017年达到10789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2018年7月6日,省政府印发《河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为未来三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明确了“时间表”,制定了“路线图”。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确保我省现行标准下的221.4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3723个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标准、退出贫困序列,36个国定贫困县和14个省定贫困县全部摘帽,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26.03万农村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三山一滩”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
专家点评:史秉锐(省扶贫办主任)
质量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命线。高质量脱贫就是实实在在、不含水分、不掺杂质、不搞变通、不打折扣的脱贫。史秉锐介绍,《三年行动计划》就是要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这个标准来开展脱贫攻坚,既要保障贫困人口基本水平的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解决最底线需求,又要避免擅自拔高标准,对贫困户造成“福利陷阱”,防止产生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待遇的“悬崖效应”,造成新的社会不公。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主攻方向,严把退出关口,建立长效机制防范化解风险,是指导我省今后三年脱贫攻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吹响了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集中总攻号角。
狠抓生态环境保护 守护青山绿水
■河南经济报记者 孔凡哲
2018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一年,我国各项政策紧锣密鼓地落实到位,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推进。
1月,《环境保护税法》实施;3月,生态文明被历史性地写入宪法;4月,大部制改革靴子最终落地,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正式挂牌;5月,2018年史上最高规格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
在我省,9月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1月,新组建的省环境保护厅、省自然资源厅相继挂牌。
我省以防控生态环境风险为底线,以依法治污、科学治污、全民治污为路径,以严格监管、强化督察、奖优罚劣为抓手,紧盯目标不放松,持续发力不懈怠,深入推进“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各类污染得到有效管控,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和满意度在逐步提升。
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9月7日,《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出台,明确到2020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全省生态文明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河南目标基本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我省在生态建设上还印发了《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关于实施四水同治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意见》,推动了我省森林河南生态建设工作和以高效利用水资源、系统修复水生态、综合治理水环境、科学防治水灾害的“四水同治”,我省实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这一做法,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表扬。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我省始终以硬举措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1~12月,全省环保系统行政处罚共立案11498起,已下达处罚决定11187起,罚款金额55746.61万元,分别是上年同期的158.27%、154.35%和172.91%。在查办的环境违法案件中,按新《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查处的案件总数为1701起,是上年同期的108.48%。
专家点评:李玉坤(省人大代表 祁湾建筑公司董事长)
去年,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可谓空前。从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宪法到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从机构改革再到落实环保督察机制,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这些举措对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积极作用。
生态红线是生命线,守住红线才能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必须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同样,保护生态环境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义务。
划出“硬杠杠” 物业管理行业有章可循
■河南经济报记者 焦飒
2018年1月1日,《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旨在规范社区管理服务的各方权利,构建和谐小区。
时隔16年,《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首次大修,新版《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版《条例》)亮点频现。不但强化基层政府在物业管理中的责任,还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作出具体规定,规定了禁止的18种行为,并对十个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进行划分等。
在新版《条例》实施之后,为了规范我省物业服务活动,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健全服务评价体系,省住建厅印发了《关于印发<河南省物业服务规范>的通知》(以下简称《服务规范》)。
《服务规范》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按照居住物业、公共物业两大类,对物业服务提出了相应规范,其中居住物业细分为五个等级(一级最高,五级最低),鼓励物业服务各方主体参照规范开展物业服务活动。省住建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副处长吴小红表示,《服务规范》是《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的配套制度之一,对促进物业服务质量“质价相符”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服务规范》考虑到了省级、市级、县级等各类物业市场的自然状况和管理差异,在服务深度和频次上都分别有所不同,改变了以前物业服务没标准、服务定价没依据的现状。
专家点评:郝霆(建设部物业管理师师资库专家)
新版《条例》中用了很大篇幅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作了具体规定,这对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们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届时,小区内的管理维护、广告收入分配、出租车位收费等问题,都可以经由该小区业主大会投票决定,并根据投票情况形成书面合同约定。物业公司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物业及其环境、秩序进行管理,责权清晰、界限分明。物业管理公司有章可循,也就可以专心专意做好分内工作。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确保社会安宁
■河南经济报记者 王健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立了由35个成员单位组成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印发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全省专项斗争的“时间表”“路线图”。
2018年2月5日, 河南省公、检、法、司四部门发布联合通告,自当日起,在全省开展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省政法机关集中力量,重拳出击,重点打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人员和团伙。
河南向黑恶势力发起凌厉攻势,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行业、领域,坚持打早打小,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确保将黑恶势力消灭在萌芽状态。省公安厅先后组织开展集中收网、“雷霆1号”、“雷霆7号”等专项打击行动,打掉了一批涉黑涉恶团伙,抓获了一批黑恶势力犯罪嫌疑人,清除了一批“保护伞”,我省共打掉黑恶犯罪团伙506个,抓获黑恶犯罪嫌疑人21333人,破案18484起,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31.1亿元。2018年1~9月,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0.1%,其中8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数同比下降16.6%。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共接受群众举报线索23000余条,向178名群众兑现举报奖金83.5万元。
专家点评:朱海军(省公安厅副厅长)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从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巩固执政基础、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在更大范围内,更全面、更深入的扫除黑恶势力,不但要打击犯罪,还要打击违法行为;将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把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反腐败、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既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压倒性态势,又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广聚天下英才 让中原更加出彩
■河南经济报记者 焦飒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目前,我省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并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扶持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引进一批创新引领型机构、打造一批创新引领型平台,让众多人才集聚河南。
2018年10月27日~28日,由省委、省政府、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共同主办,以“广聚天下英才、让中原更加出彩”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在郑州举行。作为首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其规模和成效也不负众望,招聘单位数、提供岗位数、进场求职人数、达成意向数和招聘人才层次为河南历次招聘之最。从参会单位自身规模及综合实力看,知名企业占所有参会企业总数的81.35%,涉及机械、电气、建筑等54个细分行业,岗位需求覆盖医学、教育学等110多个专业。
据统计,大会现场共有2100家单位提供岗位66813个。累计进场求职人数10.39万人次,达成签约意向4.3万余人。大会还设置了职业规划区,为1675名人才提供免费职业指导、测评解读、职业规划咨询服务。通过大会官网,共征集到全省6544家用人单位83162人的岗位需求信息、1633个人才(项目)需求信息。其中,博士需求数量11417人,硕士需求数量16158人。此外,作为本次大会的亮点之一,“省直事业单位招才引智绿色通道现场办理区”也成效显著。据统计,全省共有9700余人通过事业单位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办理相关手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18年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9.24万人。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也至关重要,截至2018年9月1日,47.27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较上年增加4.87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为82.5%;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达到13458人,带动就业33834人,其中毕业生自主创业4919人,在校生自主创业8539人,各项数据较上年均有增加。
专家点评:刘世伟(省人社厅厅长)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要激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活力。我省目标是“人才强省”,要提高“人才层次”“人才价值”,激发人才活力。要坚持高端引领和技能支撑“双轮驱动”,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开创我省人才发展的新局面,培养集聚一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
高质量就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就业放在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让劳动者获得更加稳定更高质量的工作。落实新一轮就业政策,统筹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租售同权”实现百姓安居梦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连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彰显了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的改革导向,明确了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
2018年5月18日,郑州市人民政府连发三文关于“租购同权”的文件——《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利用安置住房用作租赁住房暂行办法的通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国有建设用地新建租赁商品住房供应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在郑州市行政区域内租赁住房的,可根据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和户籍证明材料,按照“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享有子女相对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服务,并可在办理落户、公积金提取、卫生计生、子女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配套服务方面享受优惠措施。
专家点评:吴浩(省住建厅厅长)
我省“租售同权”试点目标具体为,到2020年试点城市基本形成供应主体多元、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培育一批国有和民营的机构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使企业出租份额有较大提高;建成信息共享、服务全面、监管有力的政府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成果。在建立健全租购同权政策体系方面,郑州市以“租购同权”为目标,不断制定并完善鼓励住房租赁消费相关政策,对进行房屋租赁备案的承租方,允许其在居住地落户,享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公积金、承租人子女相对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