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毫、兼毫、软毫……5月18日,记者来到淮滨县防胡镇熊寨村的同心笔业制售厂内,看到展示厅中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毛笔。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毛笔加工环节较多,光程序就有选材、打孔、抛光、晾晒等十几道工序,极其烦琐,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一只好笔。”今年48岁的同心笔业制售厂的负责人冷东淮说,“毛笔制作是我在池州经营的产业,我一直都把它作为传承来做的。近几年我受到家乡优惠招商政策的吸引,决定把毛笔的加工生产环节放置到家乡来,带动家乡的乡亲们共同致富。”
早些年,冷东淮在安徽池州经营毛笔制作产业,2017年在受到家乡人才回归政策的感召下,返乡置业,于2017年建立了占地5亩,厂房3000多平方米的同心笔业制售扶贫车间,年产值可达250万左右,共带动周边村镇15户贫困户脱贫就业,年均收益可达35000元以上。
“我们一家7口人,都没有什么文化,以前每年的收入就靠种的12亩地,现在我和我的儿子都在冷老板的毛笔厂里上班,一个月能收入3000元左右,一年收入就能增加35000元以上。”今年58岁家住熊寨村的村民黄树英激动地说。
近年来,淮滨县产业扶贫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由于人们对于文化素养方面的重视,同心笔业的订单也是源源不断,作为熊寨村特色的扶贫产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做到了“足不出户也能赚钱”的方式。
“现在我们不仅仅靠线下的销售渠道,我们还开启了线上直播卖货,利用毛笔传承的文化精神,把毛笔的销路越做越广,将毛笔的文化内涵也传达出去,带动家乡更多的贫困户致富就业。”冷东淮对未来信心满满。(河南日报农村版 记者尹小剑通讯员章华阳刘伟峰秦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