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实地测产,亩产达350公斤以上,在今年疫情和病虫害影响的情况下8000亩杂交小麦制种田喜获丰收,实现三连增,并且远高于国际上140公斤~200公斤的产量,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5月28日,在国家首个杂交小麦项目(邓州)产业化基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杂交小麦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昌平说。
据了解,国家杂交小麦项目(邓州)产业化基地是北京市与邓州市对口协作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1月24日在邓州正式开工建设。邓州市位于北纬32度~33度之间,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能让小麦光温敏不育系的不育度达到最高,是利用不育系进行杂交小麦种子生产的理想区域。这些小麦杂交种在这里生产后,将会在我国的河北、山西、山东北部和京津等冬麦区广泛种植。我国也是全球唯一一个利用不育系实现杂交小麦商业化的国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杂交小麦是我国实现藏粮于技的重要方面和核心技术,具有高抗逆性和稳产性的杂交小麦,在中低产田表现优秀,比常规小麦增产20%左右,增产的同时,能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是实现绿色生产,提高粮食综合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杂交小麦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有10个品种通过审定。(记者曹相飞通讯员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