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全省工信系统将进一步发挥职能优势,把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结合起来,树立大产业助推大扶贫的理念,努力实现‘输血’与‘造血’并举,源源不断地为精准脱贫注入新动力。”
□河南日报 记者 陈辉
12月3日上午11点,睢县周唐镇齐庄村扶贫车间里,100多个村民正在针车台上飞针走线,鞋面加工完成后将配套给国内知名运动鞋厂商。
正在忙活的贫困村民杨秀梅,每月能收入近3000元,和她一样,村里还有20个贫困人员在车间里上班。
齐庄村扶贫车间是由位于睢县产业集聚区的嘉鸿鞋业投资300万元建成。睢县近年来成功打造“中国制鞋产业基地”,涌现出以嘉鸿鞋业为代表的一批鞋业生产商,当地通过“以企业带产业、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带民富”,探索出制鞋产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增收链接机制。目前,全县建成扶贫车间118个,吸纳就业8092人,带动贫困人口就业2578人。
同日,全省工信系统扶贫工作现场会在睢县召开,该县的产业扶贫模式得到了与会者“点赞”。“睢县对产业扶贫给予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对在县产业集聚区企业和乡村扶贫车间务工的贫困家庭劳动力给予务工奖补,让贫困群众安心在家门口就业,兼顾农活和家庭,实现了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留守人员就业多赢。”睢县县委书记吴海燕说。
产业扶贫,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不仅能解决贫困户当前的增收脱贫问题,也是解决可持续收入的有效途径。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利用熟悉产业、贴近企业的优势,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探索出产业扶贫新路子。
开封市工信部门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脱贫走”,全市共有近400家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一企帮一户”活动,通过提供就业岗位、设立扶贫公益基金、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洛阳市累计建设扶贫车间165个,加大对洛宁的烟草,汝阳、伊川的白酒,栾川、嵩县的中药等特色产业培育,有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省服装行业协会结合行业用工多的特点,积极引导企业在县、镇建“中心工厂”,在村头建“卫星工厂”,推动留守人群形成产业大军。登封市君召乡利用扶贫资金建成了4700平方米标准化服装加工厂房,将租金分配给9个贫困村作为集体经济收入,每村每年集体增收3万元以上。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开展“设计扶贫”行动,为“光山十宝”等河南特色农产品建立品牌体系,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市场价值。牧原集团与央企扶贫基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成立合资公司,对25个贫困县养猪产业投资26.7亿元,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产业发展是助推脱贫攻坚的坚实基础。今年前10个月,全省53个贫困县(含已摘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承接产业转移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22.5亿元,特色加工产业带动脱贫人数达到29万人,新增就业2.1万人。省工信厅厅长李涛说,在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全省工信系统将进一步发挥职能优势,把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结合起来,找准贫困地区的产业特点、工业特点、企业特点,发挥好企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树立大产业助推大扶贫的理念,努力实现“输血”与“造血”并举,源源不断地为精准脱贫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