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这场大战中,涌现出了很多先进典型,发生了很多感人故事。3月1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二十七场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基层一线的医务人员讲述了他们的战“疫”故事。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组副组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若石表示,白衣战士是火线上的中流砥柱,白衣战士的坚守,是战胜疫情的保障。守护他们,就是守护战斗力。
“宿管阿姨”“临时妈妈”
她们用爱为病人又筑起一个“家”
“妈妈就像你喜欢的‘奥特曼’一样,需要去打‘怪兽’,而这一次,打怪兽需要的时间长一些,你要耐心等着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病区护士长梅展展在申请参战时这样告诉自己的儿子。
2020年1月21号,再有4天就是春节,梅展展却突然接到郑东院区疼痛科要改建隔离病房的指示,“我们所有休假人员立刻返郑待岗,用最快的速度安全转移28名患者,腾空病房,为隔离病房做准备。”由于她熟悉护理流程和病区环境,便跟主任申请参战进入隔离病房。
进入隔离病房就必须穿三层防护服,穿戴好之后原来简单的扎针穿刺、呼吸哈气都会变得困难,“常常脸颊上、耳后的口罩压疮,旧伤未好又添新伤。”梅展展说,她们坚持8个小时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卫生间,只为节省珍贵的防护服,同时省去一些更换衣服的时间,来救治更多的患者。
梅展展说,她印象最深刻的患者,是一位重度贫血,体型极度消瘦、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从早上帮他拉开窗帘迎接阳光,洗脸、刷牙,再到一口一口地喂饭、递水,帮助他解决大小便问题,全部需要护理人员帮助完成,后来这位患者在精心护理下,康复出院。”
这是一场需要医护人员的战争,“敌人”拿着刺刀来了,就需要战士冲锋陷阵,保卫家园。“而我,恰好就是这场战争的战士,时代需要我,我义不容辞。”
患儿护理比成人护理难度更大,儿童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来到陌生的环境,尤其是隔离病房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带着护目镜,孩子们更加紧张,就会哭闹,不配合治疗,增加了护理的难度。
河南省儿童医院隔离病房护士长陈娜说,入隔离病房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有监护室经验的护理人员。在这个团队里,一大半护士都是妈妈,也是党员,在这个关键时刻,党员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踊跃的报名来到隔离病房,当起了隔离病房宝宝们的“临时妈妈”。
隔离病房有个半岁的小宝宝涵涵,因为是纯母乳喂养,一开始不适应奶瓶,不愿意吃奶,让这群“临时妈妈”非常着急。
“我们把她抱在怀里,让她感觉依然在妈妈的怀抱里,然后一点一滴的让她去品尝奶粉的味道,尝试多种不同品牌的奶粉后,小涵涵终于找到了她喜欢吃的奶粉。”陈娜说,“看到她第一次一口气吃完100ML奶粉,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
据了解,截止到目前,隔离病房共收治5名确诊患儿,经过医护人员共同的努力,现已全部康复出院,河南省儿童医院新冠肺炎已清零。
稳军心、共“战役”
他们站在与“毒魔”抗击的最前线
面对突然发生的疫情,很多医护人员和大家一样,都会有些害怕和恐慌。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毛峥嵘既是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又是党支部书记,“开会时,我就说过,如果防护服不够用,我是支部书记,我先顶上去。”
毛峥嵘说,这个时候他必须要站出来,必须给团队人员更多信心,跟大家一起吃住在一线,带领科室党员做在前面、冲在前面,这样才能让团队人员更安心、让病人更放心。
疫情发生后,发热门诊患者数量剧增,大量细致的工作要在短时内完成。毛峥嵘是急诊科主任,而且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斗争,在应对这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有一定经验。
“有次出现了一家六口聚集性发病,因为要留观,家属产生了抵触情绪。”毛峥嵘说,如果不及时控制,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病人情绪。“我第一时间冲到前面,给家属解释。告诉他们,要相信医护人员,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经过不懈努力,这一家人很快得到安抚。我们也在最短时间内出了检查结果。”
作为发热门诊负责人,毛峥嵘每天都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天到晚,他的电话都没有停过,每天在医院里都得走上好几万步。
毛峥嵘笑道:“那时候老在朋友圈排第一,基本上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才睡,早晨还要查房,12天瘦了十斤左右,困扰我多年的肥胖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各级疾控中心是切断“病毒”在城市传播的重要一环,身为城市健康“守门人”,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主管医师仇元营表示,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她虽不是直面病人的医生,但却是“隐形战士”,通过自己的工作让更多的人避免感染。
仇元营说:“我的丈夫徐亚来,是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监护室医生,也是河南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站在与‘毒魔’抗击的最前线,专门负责救治重症监护室的新冠肺炎病患。”
她在郑州奋战,他在武汉战斗,从商都到江城,他们夫妻用不同的方式坚守在疫情一线。“近一个月的时间,我们两人常常几天都保持联络‘静默’。偶尔会趁吃饭空隙用微信留个言,相互鼓励、相互打气、互相叮嘱注意安全,交待老人和孩子的防护问题。”仇元营说。
仇元营表示,疫情只要还在,大家就不能回归正常生活,国家安,才有小家宁。所以,即使不忍割下2岁孩子对爸爸妈妈的依恋,即使无法解除年迈父母的担忧,他们还是要站出来。“我现在最期盼的就是在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下,快点打赢这场疫情。到那一天,我们一家人,可以畅游在明媚春光里。”
5厘米贴面急救、“编外雷锋团”
他们是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我之前一直是无党派人士,因为作为一名医生,我觉得救死扶伤是我的第一任务,是不是党员不重要,但是,疫情之下,党员们冲锋向前的精神是真的打动了我。所以我以最快的速度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平顶山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科主任刘宏说,自己现在已经是一名预备党员了。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平顶山市一院迅速成立医疗救治队进驻市传染病医院。刘宏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积极要求去隔离病区工作。谈到在一线工作中印象最深刻、最紧张的救治经历,刘宏讲了一个“5厘米”的故事。
“那天一大早,我正从驻地往医院赶,突然接到值班大夫的电话,说有位重症病人突发紧急状况,正在急救。”刘宏说,赶到病房,他发现病人的氧和非常低,需要立刻做气管插管。但是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护目镜被雾气遮挡,视线模糊不清,手上戴3层手套也变得不够灵活,在这种情况下,做气管插管难度可想而知。为了保证操作的准确性,他必须将脸贴近患者的口鼻处实施气管插管,近距离直面病人呼吸道。好在操作比较顺利,病人氧饱和度也慢慢恢复。
后来同事拿着当时的照片告诉他,当时他的脸距离插管的位置应该都不到5厘米,非常危险,因为气管插管暴露声门瞬间以及气管插管时,病人会喷射出大量病毒气溶胶。
刘宏说,作为医生,抢救病人的生命是他们的使命,那个时候根本没时间想是不是危险。
乡村医生是离村民群众最近的人, 疫情发生时,他们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坚决守住每个环节,用身体保护好每位村民。
邓州市彭桥镇彭桥社区卫生室医生曾伟说,疫情发生后,他感到事关重大,赶紧牵头成立“编外雷锋团”彭桥卫生排突击队。突击队共有11名队员,主动把对湖北省及其他省份回乡人员的排查这个艰巨的任务承担起来。
“当时有村民王某从武汉返乡,我们得知情况后,立即上门让他全家居家进行隔离。但是他并不配合。”曾伟说,在对他们全家都进行测量体温和消毒后,又连着两天上门为他们做思想工作。“终于,在我苦口婆心劝导下,王某终于同意了全家隔离。”
就这样,“编外雷锋团”的成员们一共排查了600多户,防控203人,分包的返乡人员及家属无一例发热咳嗽病人。
为了增强防疫人员和群众的抵抗力,曾伟每天还奔波几十公里,把熬制好的中药送到全镇各疫情防控卡点和隔离户。截至目前,已捐赠中药3000余袋,价值3万余元。
曾伟说:“我自己本身在基层从事中医工作,作为一名农村中医,我是群众的健康守门人,在大难来临之际,为辖区群众做好服务,这是我的责任。”
■河南经济报记者 孔凡哲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