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将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严禁建筑抄袭、模仿、山寨行为,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
曾几何时,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是不少人心目中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和象征。为此,一些城市盲目追求建筑的“高大上”,有的地方为了打造地标性建筑,甚至发出了挑战世界吉尼斯纪录的豪言壮语。据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超过200米的高楼已有686座,占全球1478座的将近一半。
然而,这些看似光鲜的成就背后,是地方政府不顾实际、贪大求洋,导致地方财政吃紧甚至陷入寅吃卯粮的困局。由于真金白银没有用在刀刃上,人民群众对此颇有微词,楼越建越高了,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却越来越低了。有人说,建造摩天大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城市空间发展,节约土地资源。乍听起来,此话似有道理,但细品却失之偏颇。对于人口密度极大、城市空间狭小的城市而言,建造摩天大厦或许有一定的益处,但不少城市为了所谓城市品位一哄而上,相互攀比,这就是城市发展和治理的心态跑偏问题了。
事实上,争先建造摩天大楼究竟是为了节约土地,还是为了扩大房地产利润空间,姑且先不必较真。单就“高大上”的摩天大厦之类能为公众生活带来怎样的显性福祉,就颇值得商榷。科学常识告诉我们,由摩天大楼造成的光污染、噪声干扰、采光问题、航空飞行、空间压迫感、消防安全隐患等,都会对公众生活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此外,一些摩天大厦由于缺乏前期论证,仓促立项、匆忙上马,导致一些地方的摩天大厦空置率长年居高不下,造成空间资源浪费,甚至有些沦为烂尾工程,这些教训都不可不察。
诚然,建造摩天大厦没有必要因噎废食。但决策如此重大的事项,地方政府无论如何都要抱持慎之又慎的态度,不能一味沉迷在思维怪圈,因为这不仅是推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理性姿态,也是全力打造节约型社会、精心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河南经济报 温献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