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全球华人20多亿人次“云拜祖”,到“五一”假期全省累计游客人次1692.11万位居全国第五;从淮阳平粮台城址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到巩义双槐树遗址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在全面复工复产之际,我省文旅行业不断传来“重磅”好消息,再次见证了“老家河南”文旅融合的魅力。
进入文旅融合新时代,我省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通过资源共融实现资源共生,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了众多优质文旅产品,激发多层次消费能力释放,让文化发展有活力、旅游发展有魅力,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整合资源为文旅经济插上腾飞翅膀
文化是旅游的资源,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中原文化源远流长,河南旅游优势独具特色,推进文旅融合,河南具有最佳的资源。
全省4万多个旅游单体资源中,人文类占63%;1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文化类景区占11个。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三山”区域有10个5A级景区和70多个4A级景区,这样的规模和总量为文旅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五一”假期,省图书馆首家分馆一鸣书居开进了郑州新密伏羲山风景区,这是中国首家图书馆民宿,也是省文旅厅评选的首批精品民宿。“把图书馆开进民宿是推进文旅融合的一次尝试,也是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扩大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的一次大胆尝试,提高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效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益探索。”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两年经过不断努力,我省探索出多条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如今,以黄河文化、功夫文化、根亲文化为代表的标志性文旅品牌享誉世界;以《重渡沟》《焦裕禄》为代表的文艺创作传唱全国;以新县、栾川等为代表的全域旅游发展成为中国样本;以云台山、龙门石窟、红旗渠等景区为代表的智慧化水平走在行业前列;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水秀》等为代表的演艺节目深受游客好评。
这是一组表明文旅“双赢”的数据:2019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达9.0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607.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72%和18.31%。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51.47万人次,同比增长9.24%;旅游创汇13.04亿美元,同比增长26.16%。
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推进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如何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给出的答案是: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全面开花”,推动A级景区智慧旅游建设,转变传统思维,“文化+生态+旅游”催生了“新经济”。
近年来,我省文旅事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依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景点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开发的古都游、黄河游、红色游、民宿游等产品多头并进,形成全域旅游大发展的良好格局。
今年“五一”期间,我省许多A级景区通过一部手机轻松搞定预约出行、入园时间自选、客流实时疏导调控等难题,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栏目共报道河南景区14次,聚焦内容在智慧旅游方面。事实上,我省早就通过智慧旅游为文旅融合破题,在全国率先进行智慧景区钻级评定。作为全国全域全息信息化建设首个试点,我省5A级旅游景区已全部完成智慧化升级改造,云台山、龙门石窟、红旗渠等景区的智慧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此外,文旅融合催生的“夜游经济”、创新的“文旅+演艺”模式发展势头迅猛。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园、隋唐洛阳城等推出的夜游节目大受欢迎,其中清明上河园推出的特色演艺节目《大宋·汴河灯光秀》,再现汴河两岸繁华盛景,年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
丰富业态擦亮文旅新名片
通过创新发展“三彩”艺术,让洛阳“爱和小镇”成为网红打卡地,也让我国陶瓷史上曾有出色表现的“洛阳三彩”艺术在这里熠熠生辉;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妇好鸮尊”“云纹铜禁”摇身一变成了冰箱贴、胸针、项链……这些新业态正不断地推动文化“走出去”,游客“走进来”。
去年,豫剧《重渡沟》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让栾川重渡沟风景区声名远播;我省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已达46个,居全国首位;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安阳殷墟、隋唐洛阳城等文博景点依然热度不减;豫剧、剪纸、汴绣等非遗项目在重大活动中成了耀眼“明星”……文化发展“风生水起”,让“老家河南”更有魅力。
未来,我省将加快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继续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河南文旅软实力和影响力。(记者 温小娟 刘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