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月10日获悉,2019年郑州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盘活财政存量资源,加强国库库款管理,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大力提质增效,成效明显。近日,郑州市作为“财政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好的地方”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灯明、路平、水通、景美,走在郑州市绿云小区仿佛走进了一个大花园,看着干净敞亮的党群服务站,很难想象这里以前是一个垃圾站。昔日脏乱差的小区在改造后又焕发了新活力。
老旧小区改造给群众带来诸多实惠,正是得益于财政资金的有力保障和及时拨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方面支出1494.4亿元,民生支出占比达78.2%,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郑州市在财政资金使用上,坚持“集中财力保障重点”的原则,构建了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总架构。严格压减一般性支出,压减资金统筹用于“三保”等其他重点民生支出。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郑州及时废止或纠正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及做法,加快政府采购资金支付,降低交易成本。全面实行采购计划自动备案制度,实现政府采购管理和交易环节全流程电子化。
大力盘活存量资金,有效发挥资金效益。通过加快支出进度、调整支出用途、财政收回等措施,全面清理沉淀资金。建立盘活资金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产业基金和政府购买等资金分配方式改革,大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多措强化库款管理,科学合理调度资金。持续推进全市财政国库电子化支付改革,严格按照轻重缓急合理控制拨款节奏,切实保障紧急重大支出需求,坚决兜紧兜实“三保”底线。
持续推进预算公开,打造阳光透明财政。将预算、执行、决算等信息实时共享;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部门财务报告编制,试编区域合并综合财务报告;首次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提升国有资产管理透明度。
全面落实绩效管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做好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和重要领域的绩效评价,试点推进公用事业单位、公益类企业等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引入行业专家、第三方机构参与,提高评价工作质量。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支付、预算安排、政策调整等挂钩机制,树立鲜明的结果应用导向;扩大绩效覆盖范围,在全面覆盖一般公共预算的基础上,试点开展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记者 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