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奏响新时代黄河协奏曲

焦作:奏响新时代黄河协奏曲

2020-07-29 聚焦
广告02
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 河南11家企业上榜

焦作:奏响新时代黄河协奏曲


   河南经济报记者 孔凡哲 焦飒 杨红波 见习记者 王春胜 文/图

  有“百川口、悬河头”之称的焦作位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的特殊位置,从古至今黄河水奔腾不息,黄河余味也成这里不曾消散的独特印记。

  近年来,焦作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做好“统、治、绿、产、文”五篇文章,努力把黄河生态保护好、把黄河文明传承好、把沿黄产业发展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焦作特色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从零界碑到人民胜利渠,从莫沟村到陈家沟,从仓头村的“产业兴村”到武陟的产业新城……焦作奏响了新时代下的黄河协奏曲。

    黄河在于“治”

  一块写着“黄河左堤0”的公里碑竖立在孟州市西虢镇中曹坡村村头,这意味着黄河从高山峡谷进入平原,河床抬高,地上悬河从这里开始。

  “牛舌”粗排、席花子扣、平砌平缝、鱼磷坡……黄河文化苑石方工程示范教学区展示了老一代河工们智慧的结晶。黄河堤防河道防护工程常采用石块裹护方式,“护坡砌石有多种方式,由于多年不用,被人们逐渐遗忘,这里精选出了11种,分三段在现场扣砌展示出来,供大家掌握了解,也成为黄河文化苑一个砌石护坡示范工程的简易教学基地。”孟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霞说。

  近年来,随着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和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孟州在沿黄防护堤工程临背河28.6千米营造生态防护林3015亩,共栽植树木36.1万株,形成一道绿色长廊。

  在武陟县嘉应观乡秦厂大坝上,人民胜利渠渠首就坐落在这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中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被称为“新中国引黄第一渠”。向北眺望,只见从闸门喷涌而出的黄河水翻腾着朵朵浪花,顺着宽大的水渠欢快地向北而去,然后通过几百条支渠流入一块块肥沃的田地。

  据介绍,人民胜利渠开灌以来累计引黄河水380多亿立方米,灌区覆盖了新乡、焦作、安阳等地11个县(市、区)57个乡镇。

  黄河宁,天下平。岁岁安澜的背后,是焦作人推动黄河焦作段大保护大治理的成果。

  焦作处在黄河“豆腐腰”的位置。据了解,为治理水患,焦作实施了一批黄河防汛重大工程,建成黄(沁)河堤防253公里;坚持综合“治”,持续开展“绿盾”和黄河“清四乱”专项行动,累计销号“四乱”问题326项,清理违建33.8万平方米、垃圾34万立方米;坚持主动“建”,以完善水沙调控机制为重点,建设引黄(沁)涵闸11座,积极推进小浪底北岸灌区田间配套、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等重大水利工程。

    文化在传承中发展

  位于太行山前丘陵向黄河平原过渡地区的莫沟村三面环沟、一面环水,汶水河贯穿南北。莫沟村包村干部刘凯告诉记者,村内遗存有元末明清窑洞183孔,村域面积1800亩,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北方岭区村庄。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村民逐渐搬离沟底,沟下的窑洞开始荒废。

  莫沟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指示精神,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在做大“文旅蛋糕”的同时,也注重“蛋糕”的合理分配。莫沟村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村民们通过众筹方式参与各类合作社建设,以这样不同以往的方式,建立一种合作意识,弱化小农思想,培育契约精神,实现共同富裕。

  “莫沟村成立了10余家合作社,吸纳了110户群众参股,股金超过1000万元。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86万元,每名村民分红1700元。”刘凯介绍,莫沟村的“统分”结合盘活了闲置的资产,激活了农村的要素,促进了城乡间和产村间的要素流动,实现了美丽乡村的共商、共建、共享。

  在距离莫沟村东50公里的温县赵堡镇陈家沟,每天游人如织,慕名前来探访太极拳发源地。

  “喝口陈沟水,都能跷跷腿。”陈家沟这座南滨黄河,曾经扎堆外出逃荒的苦日子已不复返,如今,已成为具有特色地域文化的小镇。

  小径蜿蜒入村、路边乔木错落、沿街仿古建筑矗立……作为太极文化发祥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依托“太极文化”设计建造的,如诗似画,美不胜收。

  “这里就是即将打造的太极小镇。”温县赵堡镇一位干部告诉记者,下一步规划占地面积约500亩,预计投资30亿元,将依托太极IP为内核,以“太极+”为发展主线,致力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旅培训、康体养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性太极文化综合体。

  莫沟村的“乡愁”,陈家沟村的“太极”,是焦作市坚持生态立市、文化传承、和谐发展的生动诠释。现如今,“山水焦作”“绿色主题”正成为焦作的一张闪亮“名片”,以旅游业为主的生态产业异军突起。

  据相关统计显示,2019年,焦作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856.8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0.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5%、10.78%,国际客源地拓展到了39个国家和地区。

  焦作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焦作市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总体规划(2018—2025年)》已于去年3月通过专家评审,将打造集滨水休闲、文化休闲、养生康体、乡村旅游等于一体的焦作市百里黄河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产业在“换挡提速”中兴盛

  “人人歌唱党的政策好,谈论支部有远见……”村民王中海手中的一沓稿纸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几页密密麻麻的稿纸都写不完对美好生活的赞叹。

  王中海文中所赞扬的村子是温县招贤乡仓头村,1999年因修建小浪底水库工程由洛阳市新安县整村搬迁至此。

  21年来,仓头村坚持抓党建促产业振兴,聚焦“产业兴、农民富”的目标,着力推动招商引资、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为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拓宽了渠道。

  “我们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全村流转耕地1300余亩,每年为村民和集体带来收益120余万元。”仓头村党支部书记李保林介绍,“同时,以对外租赁的形式,将村内废旧中学改造成温县首个户外拓展训练基地,每年吸引周边中小学生、企业员工训练达5万人次,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这一边,仓头村因“产”而兴,点亮了产业富村铺就的乡村振兴之路。另一处,在武陟县产业新城内,碧波荡漾的龙泽湖、凤仪湖和拔地而起的楼群,诠释了产业兴城的勃勃生机。

  “从这里走高速到郑州市高新区只需要20分钟。”武陟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周武森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与郑州仅一条黄河之隔的武陟产业新城是从2016年开始布局建造的。三年多来,已累计完成投资59.2亿元,签约项目69个,累计签约额201.61亿元;累计为县新增财政收入12亿元,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河南省排名从2017年的第68位大幅提升至2018年的第11位。

  同样,在孟州市,已形成装备制造、皮革制造、生物化工三大主导产业集群齐头并进,推动孟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19年,孟州市拥有自营进出口企业400余家,完成进出口总额40.4亿元,居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县(市)第二位、焦作市第一位。孟州市80%以上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拥有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院士工作站、7家海外研发中心、2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仓头村“产业兴、农民富”、武陟因产业新城“换挡提速”、孟州三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这些都只是焦作市近年来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相关统计显示,近年来,焦作市坚持以建设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市为载体,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稳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市281个重大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完成投资312亿元,397个“三大改造”项目完成投资451亿元;“三新一高”经济加快发展,建成焦作工业云体验中心,签订了5G新型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数字经济产业园、理工大科技园等一批创新和大数据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批新基建加快布局。

  焦作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焦作将扛好“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政治责任,统筹编好大规划、建好大平台、抓好大项目,以点带面、连点成线、点线面结合,探索走出一条富有焦作特色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路子,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出彩、出重彩。

广告03
广告04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文章总数
2443
下载次数
4250627
评论总数
0
访问总数
429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