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 记者 焦飒
70年,记录下我省卫生健康事业步履铿锵的印记。70年,记录下我省普通百姓看病不断便捷的转变。
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8岁,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1978年相比,全省卫生机构总数71352个,增长近10倍;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6.34张,超过全国6.04张的平均水平;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逐年下降,2017年居民个人卫生支出887.19亿元,占总费用的32.29%,比2007年下降20.36%,群众看病就医负担逐步减轻……这是8月3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健康防线全面构建
一串数字令人倍感欣慰: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人均期望寿命超过76岁,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3.76‰、10.85/10万,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一切,离不开健康防线的全面构建。70年来,我省坚持以预防为主,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全省人民搭建起抵御疾病的“钢铁长城”。
健康保障不断完善。全省各地已建成13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143个医疗救治项目;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提高到69元,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得到有力保障。
健康环境加快建设。在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动下,我省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卫生乡镇分别达到22个、32个、73个,已提前三年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目标任务。
医疗改革向纵深发展
围绕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我省坚持医疗、医保、医药和医院四医联动改革,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诸多惠民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分级诊疗是新一轮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今在城市,我省已组建医联体266个、联系医疗机构4690所;在县域,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城乡居民在家门口看病更安心、更舒心。
看病报销是老百姓最切实的获得感。我省从2014年10月1日起全面推开新农合大病保险、从2015年1月1日起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大病保险,率先实行省级统筹、即时结报;从2017年1月1日起,全面建立覆盖所有困难群众的大病补充保险制度,全民医保制度基本完善。
公立医院改革直击“看病贵”问题。2017年,全省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终结了60多年的以药养医机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卫生健康服务持续提升
近年来,我省通过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大力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等,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质量、效率及群众就医满意度持续提高。
加快推进心血管、脑血管等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设置肿瘤、儿童等14个省医学中心;在豫东、豫西、豫南、豫北等地区规划设置专业省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县(市)人民医院在每个县(市)建设1个县域医疗中心,“四级中心”联动让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扩充。
全省已实现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整合贯通,覆盖所有县级医院,累计开展远程会诊26万例、远程诊断69.5万例,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
近年来,我省引进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50多人,培养中原学者6人、中原名医10人;基层卫生“369人才工程”“等额对调政策”的同步推进,缓解了基层卫生人才短缺的状况。
中医药强省不断迈进
对照“到2030年全面建成中医药强省”目标,近年来,我省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中医药科研、中医药产业等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省从中医药大省迈向中医药强省。
截至2018年年底,我省有中医医院587家,开放床位8.17万张,综合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普遍开设中医科室,率先在全国实现“县县有中医院”;全省有5所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落户”。
我省还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才,有3人当选“国医大师”、3人获评“全国名中医”、4人入选岐黄学者,满足不同层次需要、适应中医药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正在构建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