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 记者 孔凡哲 见习记者 徐静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开封发展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最幸福的70年。开封市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1.3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002.2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68元增长到4.39万元,财政收入由45.1万元增长到140.7亿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历史性飞跃……
这其中,最让开封人民倍感温暖、倍感振奋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河南视察指导,每次都到开封,作出了打好“四张牌”、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等重要指示。
9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第六场新闻发布会。
文化基因:让开封“活”起来
开封文化资源丰富、底蕴厚重,既有“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的宋文化、奋斗不息的黄河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也有以焦裕禄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
“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等重要指示,做好古城保护和开发这篇文章,带动开封文化全面繁荣。”开封市委书记侯红说。
开封注重顶层推动,激活文化基因,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理念。目前,文化旅游已成为开封的“柱石”产业,以文旅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6%。
开封成功创建了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2018年全市游客接待量68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0多亿元,推动全市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自2015年以来分别实现年均14.85%和34.95%的增长。“活起来”的文化,让开封城市魅力更足、发展动力更强、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关注民生:让开封“靓”起来
开封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办实事、解难事”回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脱贫攻坚“六个精准”,全市实现362个贫困村出列、5.78万户20.65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年底的4.65%降至1.46%。原国家级贫困县兰考2017年在全国率先摘帽,兑现了向总书记作出的“三年脱贫”郑重承诺。
开封市着力破解民生“八需八难”,2018年累计投入民生资金263.6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1.5%,省、市民生实事全部落地见效。另外,开封还送出了实施优质教育资源三年倍增工程等民生“大礼包”,让“民生蛋糕”越做越大,让人民心里乐开了花。
开封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践行新发展理念,同步推进重拳治污与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为发展夯实最基础保障、为民生提供最普惠福祉。
开封市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工程,加强生态廊道、街坊游园、绿色乡村建设,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8平方米,85个街坊游园让城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绿色经济蓬勃发展,杞县、兰考等静脉产业园相继落地,光大环保等项目正在推动兰考加速实现“全城无废”。
实力发展:开封以“新”出彩
近年来,开封市坚持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型提质的突破,产业结构于2015年率先在全省实现“三二一”历史性转变,2018年进一步优化为13.7∶38.9∶47.4。近几年,开封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23项、“机器换人”项目12个,“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标企业达到435家,开封炭素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40%。
开封过去以“古”闻名,今天通过自贸区以“新”出彩。2017年4月,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正式挂牌,开封抓住重大机遇,努力提升开放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开封市探索出了“22证合一”等一批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改革创新经验,吸引了益海嘉里、中联重科、易华录等4800余家企业入驻。在自贸区的带动下,2018年及今年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开封产的奇瑞汽车仅上半年就出口阿尔及利亚等国2万多台。启源先进技术产业研究院等11家新型研发机构落户开封,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14家科研院校和开封开展战略合作,河南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浓厚的创新氛围带来了100余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多家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超强激光及全光射线源应用技术等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
郑汴一体化是河南区域协调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龙头。近年来,在实现电信、金融同城等“五同城一共享”基础上,郑开城际铁路、开港大道、郑徐高铁让“双城”成为一家。实施郑汴“533”工程,推进郑开双创走廊、开港经济带、沿黄生态带建设,让郑州和开封携手为中原城市群、郑州大都市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