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我省已实现68.7万人脱贫、1169个贫困村退出,占年度计划的105.7%、116.9%
●最后一批14个贫困县已完成市级初审,有望如期摘帽
年终岁尾不松懈,天寒地冻战犹酣。
大别山下,光山县槐店乡,万亩油茶树迎风摇曳换新装;黄河之畔,获嘉县中和镇,香菇大棚里热气蒸腾采摘忙;豫东平原,太康县有个驻村第一书记留任三届,誓言“前何不富,不回税务”;豫西深山,嵩县有个青年党员擎起画笔,勾勒“手绘小镇,脱贫新路”……
时光如大河奔流,载着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亿万中原儿女,站在了2020年的大门前。
回望来路,河南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以来,全省累计实现651.1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9484个贫困村退出,39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年底的8.79%下降到目前的0.41%。
展望前路,河南信心百倍、不胜不还。2019年,我省已实现68.7万人脱贫、1169个贫困村退出,占年度计划的105.7%、116.9%;最后一批14个贫困县已完成市级初审,有望如期摘帽。
今年3月和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和视察河南期间,两次对河南的脱贫攻坚作了重要指示。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立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紧盯补齐全面小康“最大短板”,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决战决胜、一往无前。
“一面旗帜”飞扬 党建引领凝聚澎湃动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今年以来,我省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把脱贫攻坚作为锤炼“四个意识”的大熔炉、转变工作作风的突破口、检验干部能力的新标杆、推进发展的好机遇,并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以高质量党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政治责任抓稳扛牢。省委书记王国生带头开展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走遍“三山一滩”贫困地区;代省长尹弘到河南履职第二天,就深入兰考、新县调研脱贫攻坚。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建14个重大专项工作指挥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省级领导干部分别担任推进具体工作的“施工队长”,把各条战线“拧成一股绳”,汇聚最澎湃的脱贫攻坚合力。
基层堡垒不断加固。今年以来,我省驻村帮扶工作继续扎实开展,共选派1.3万名驻村第一书记、2.1万个驻村工作队,实现贫困村、脱贫任务较重的非贫困村全覆盖。数十万帮扶干部扎根一线、无私奉献,使绝大多数曾经“软弱涣散”的贫困村,由内到外焕然一新,拥有了一支支“不走的工作队”,涌现出原玉荣、齐尚山、秦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集体经济持续壮大。“集体有,跟着走;集体空,没人吭”。在以先进群体闻名全省的新乡市,这样一句话深受干部群众认同。今年以来,为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省市两级共培训村党组织书记2.5万人,并引导吸纳了大量返乡创业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等致富带头人,进入基层党组织。目前,全省9536个贫困村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达到9424个,其中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7727个。
“两个聚焦”锚定 尽锐出战啃下“最硬骨头”
脱贫攻坚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
“两不愁三保障”如何落实到位?深度贫困难题怎样攻破?聚焦这两大难点、重点,今年以来,我省落细攻坚点位、集中优势兵力,打响“歼灭战”。
——握指成拳,全力破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2019年,我省持续打好产业扶贫、转移就业扶贫、生态扶贫、金融扶贫“四场硬仗”,开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扶贫助残、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清零、扶贫扶志“六大行动”,实施交通扶贫、饮水安全、电网升级和网络扶贫、环境整治“四项工程”,“两不愁三保障”基础极大稳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高。
截至今年年底,全省贫困人口全部参保、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7%、农村贫困人口25种大病救治率达到100%;全年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95.42万人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实现“零辍学”;“十三五”时期规划搬迁的26.03万贫困人口全部实际搬迁入住,危房改造清零行动顺利完成。与此同时,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时制定《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实施方案》,动员20多万名干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回头看”,逐户“过筛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靶向发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针对深度贫困地区,着力倾斜帮扶。在资金项目安排上,我省对卢氏、淅川、嵩县、台前4个深度贫困县,倾斜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亿元、财力性补助6亿元等。同时,组织经济实力较强的省辖市、省直涉农单位,对其进行结对帮扶。今年,4个深度贫困县脱贫5.82万人。全省累计出列1200个深度贫困村。
针对特殊贫困群体,实施保障帮扶。我省逐步建立起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大病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无业可扶、无业可就、无力脱贫的贫困群众脱贫路上不掉队。目前,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3860元,贫困群众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增加到每人每月103元。
“三大支撑”做强 稳固成效答好“出彩问卷”
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标。
“要发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要脱贫,而且要致富,继续在致富路上奔跑,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我省坚持“任务清零”与“成效巩固”双轮驱动,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产业发展挑大梁,固本培元稳增收。
新县、光山一带,“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卢氏、清丰和泌阳,食用菌伞盖撑起“脱贫路”;南阳、洛阳、安阳艾产业发展迅猛,小艾草长成“扶贫树”……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夯实一产,联动二产,融合三产,覆盖带动贫困人口193万人。目前,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7年高于农村平均水平,2019年前三季度达到8986.4元,同比增长11.2%。
——健康扶贫织密网,祛除后患托幸福。
合规医疗费用平均报销比例稳定在90%左右,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合格村医实现全覆盖,86.2万人享受到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今年以来,以消除“因病因残致贫”顽疾为突破点,我省持续推进健康扶贫行动,困难群众脱贫道路上的“后顾之忧”越来越少。集中托养的“上蔡模式”、健康扶贫的“平舆模式”,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焦作市实行的“两定制兜底线”做法等,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志智双扶鼓精神,激活动力甩穷帽。
桐柏县埠江镇付楼村“独臂硬汉”李健,不靠不要摘掉贫困帽,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全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嵩县黄庄乡三合村村民张嵩现,架着双拐养蜂忙,成立合作社带动50多户群众……今年的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光荣榜”上,又有一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脱贫群众闪亮登场。扶志又扶智,输血更造血,今年以来,爱心超市、孝赡基金、红黑榜等激励措施在我省各地广泛推广,群众内生动力被充分激发。如今,“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已经退散,脱贫光荣、共奔小康已成共识。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脱贫攻坚,不破楼兰誓不还。
2020年,我省将实现35万贫困人口脱贫和52个贫困村出列,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全省上下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精准方略、落实“四个不摘”,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本报记者 归欣 本报通讯员 张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