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省政府发布《河南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定下我省今年要实现的“小目标”:目标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力争全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2万亿元;加快重点步行(商业)街建设改造,鼓励发展“夜经济”“小店经济”等业态模式……
力争全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2万亿元
《计划》提出,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九项,分别是:激发市场规模潜力、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突出黄河流域保护治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根据《计划》,我省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2万亿元。新建5G基站5万个,建设示范类集中式公用快速充换电站100个,争取布局国家级行业大数据中心,加快省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50万户,新开工棚改安置房10万套;争取建成郑(州)济(南)高铁郑州至濮阳段,开工建设京雄商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郑州枢纽小李庄站,力争开工(北)京(香)港台(北)高铁阜阳经信阳至黄冈段、呼(和浩特)南(宁)高铁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段,积极推进平顶山经漯河至周口高铁前期工作,加快安阳机场建设,推动商丘、平顶山、周口、南阳机场前期工作。
我省将完善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家电更新等政策,加大新能源公交车、出租汽车、城市物流车推广力度,扩大汽车平行进口业务规模。加快重点步行(商业)街建设改造,鼓励发展“夜经济”“小店经济”等业态模式。
同时,提高经济循环效率,争取新增1~2个国家级物流枢纽,实施国家和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探索建立省多式联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争取国家在郑州试点开展高铁货运。
培育150个以上省级智能工厂(车间)
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计划》要求,我省要推进制造业企业实施智能化、绿色化和技术改造,培育150个以上省级智能工厂(车间),新建一批绿色工厂、园区。
此外,充分发挥大数据产业等载体功能,培育壮大5G、新一代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进产业数字化,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打造“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大力开展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扎实推进8个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支持建设全市统一的中枢平台,在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领域形成特色应用典型示范。
我省还要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算力支撑作用,推动在精准医学、生态保护、社会管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特色应用。今年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1万家。
探索设立郑开同城化示范区和平原示范区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计划》提出,做好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的衔接落实工作。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广泛推行告知承诺制,扩大简易注销范围。优化提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豫事办”功能,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推广电子认证、“快递+政务服务”,确保不见面审批占比达到90%。
《计划》还明确,支持郑州实施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品质城市建设三大行动和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郑州都市圈产业、公共服务、市域铁路等专项规划和郑开同城化发展规划、郑焦一体化发展规划,探索设立郑开同城化示范区和平原示范区,武陟、长葛等特别合作区,推进郑州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建设,加快郑州都市圈市域快线、新乡至焦作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实施都市圈第二绕城高速,持续推进郑开、开(封)港(区)、许(昌)港(区)、郑新等重点产业带建设,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覆盖面。
实施洛阳都市圈发展规划,优化“一中心六组团”空间布局,提升产业创新、交通枢纽、人文交流等城市功能,编制完善都市圈相关专项规划,推动洛(阳)济(源)深度融合发展,深化洛阳与平顶山、三门峡、焦作的合作。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试行分市辖区差异化放开郑州中心城区落户限制,探索推进全省居住证“一证通认”。完善常住人口统计调查制度,进一步健全“人地钱”挂钩机制,力争新增城镇常住人口120万人。(河南经济报 记者 孔凡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