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49岁的周口张女士终于正式摆脱了纠缠折磨自己四年多的丘脑痛,因为她被医生告知拆线后,就可以准备出院了。
“严重的时候,全家都没法好好睡觉,她一疼就不停地哭,哭着喊着叫人,我们经常半夜得起来两三次。”张女士的儿子王先生介绍说,自从2018年母亲因为车祸造成颅内出血后,右半边身体长期疼痛,后来确诊为丘脑痛。四年多来,他们不断求医问诊,先后在多家医院进行治疗,吃药打针比吃饭的频次还高,但是作用越来越微弱,而且一出医院,病情就反复。这几年来,母亲经常被不间断的剧烈疼痛折磨得痛不欲生,多年来都没有睡过一个好觉。自己和家人看着母亲受罪,更是在煎熬中度日如年。
“她因为长期疼痛,脾气越来越坏,经常觉得烦躁,动不动就发脾气、哭,还不停地给我打电话,弄得我们两口儿都没法正常工作,不仅要照顾她,还得三天两头带她看病。”王先生回想起之前情况就皱紧了眉头,“现在好了,手术后,俺妈能自己照顾自己啦,也不再喊着疼啦。”
原来,今年三月份王先生带着母亲来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先在神经科进行常规治疗,但是效果不明显。后来在医院内部会诊时,在疼痛科樊肖冲主任的建议下,转到了疼痛科进行新疗法的尝试。
“病人是3月底转到我们科室的,刚来的时候,一晚上要叫四五次医生护士,哭着说她疼。科内讨论后,我们决定给她尝试使用鞘内泵疗法。”病人的主治医生温媛媛告诉记者,鞘内泵体外半植入在治疗癌痛比较普遍,但是全植入用于治疗丘脑痛,目前在省内应该是第一例。
“她半个身子从上到下都疼,就诊过多家医院多个科室,最初,我们也不是很确定鞘内泵对她的病情一定有效,所以前期先给她做了个单次的神经阻滞,在蛛网膜下腔注入少量的吗啡进行测试评估,事实证明效果很好,测试的那天晚上病人的睡眠质量就得到了大幅改善。这样就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全植入鞘内泵手术的信心。”温医生告诉记者,手术很成功,全植入手术比体外泵更方便,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可以洗澡游泳,而且不需要特殊护理,病人从外表看完全和正常人一样,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自1982年,第一例临床植入式镇痛泵问世,全球超过20多万疼痛患者因植入式镇痛泵受益。此技术特点是镇痛效果良好,用药量仅为静脉用药的1/100,口服药量的1/300,优化其给药途径,大大降低了长期服用药物的副作用;患者一旦植入终身受用;操作相对简便易行;体积小巧的吗啡泵,植入体内后,疼痛患者再也不需要大量口服吗啡等镇痛药,术后病人可运动、正常生活不受影响,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从心态上使患者对生活重燃信心,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实不仅针对丘脑痛,鞘内泵全植入对于其他追求生活质量的慢性难治性疼痛患者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疼痛科主任樊肖冲表示,鞘内泵植入手术不但可以显著减少药物副作用,而且疗效更稳定可靠,可使患者整体用药成本降低,相信这一疗法的应用必将为广大慢性疼痛患者带来福音。
温医生介绍说,鞘内泵手术换药周期长达半年,这样病人不用短时间内反复回到医院换药。有些病人,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及时到医院换药,对病人的治疗非常不利,而鞘内泵全植入手术相比体外泵一月一次的换药周期就有非常大的优势。
据悉,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治疗工作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其后逐步开展疼痛门诊、疼痛病房工作,2016年12月医院正式成立疼痛科。该院疼痛科是以保守与微创介入手术相结合为主要手段的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临床科室,是全国较早成立疼痛门诊的医院之一。科室内拥有各种先进的大型疼痛诊疗设备,能够开展各种急慢性疼痛微创介入治疗技术。
樊肖冲作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第二代负责人,带领着科室内疼痛专家团队每年为30000余人次患者解除疼痛困扰,近5年来,科室在收治病人数、收治疾病种类、手术、治疗例数、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迅速提升,跻身全国前列,受到全国同行瞩目,尤其是脊髓电刺激植入术、半植入鞘内泵植入术、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等新技术应用在全国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实实在在为中原广大疼痛患者解除痛苦。近年来,科室还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2021年该院疼痛科在“南京疼痛科指数排行榜”取得全国第五的好成绩。
但这个年轻团队从未满足过去的荣耀,他们不断地对一些技术进行创新,陆续开展了国内首例椎管内连续血补丁治疗低颅压头痛综合征手术,省内首例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首例膝关节周围神经射频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首例脊髓电刺激植入手术、首例骶神经电刺激治疗会阴痛、首例IDDS治疗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首例外周电刺激植入术,并在国际上报道了首次利用脊髓电刺激成功治疗小儿红斑肢痛症。(张思思)